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宗教新聞> 參與多元信仰交流座談 多倫多佛光山走入社區

宗教新聞

字級

參與多元信仰交流座談 多倫多佛光山走入社區

【人間社 Nancy Huang 多倫多報導】 2025-05-01
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應邀前往臨近的社區團體Community Living Mississauga,4月30日上午出席以「多元信仰交流」為主題的座談會。該團體為本地非營利機構,致力於支持智力障礙人士的生活品質與社會融入,期望透過本次活動,增進其員工們對不同宗教文化的理解,促進包容與尊重。當日共有約20位機構成員參與,現場氣氛溫馨而專注,與會者積極提問、互動熱烈,展現對不同信仰文化的真誠關懷與學習熱忱。

覺凡法師首先解說佛光山的宗門思想、弘法宗旨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開山事蹟;隨後簡要說明「人間佛教」的精神,強調佛法應融入日常生活、幫助現世的人生,而並非止於形式或儀軌。介紹多倫多佛光山的設施與服務,如寶藏館藝術展、各類課程特別是禪修、兒童和青少年佛學班、松鶴班等長者課程,以及心靈關懷義工團隊服務等。

在問答環節中,與會者基於好奇和熱忱提出多個問題,包括「佛光山」的含義、佛教徒平日的修行內容、死亡之後的靈魂去向、佛教如何理解「靈性」等。覺凡法師解釋,「佛光」代表佛法之光,能照亮人生黑暗,而「山」象徵穩固的修行處所。佛教的修行包括禪修、誦經、懺悔、行善、供養等,透過身口意三業的淨化達到內心的清淨則能有智慧的展開。關於死亡與靈魂的議題,法師說明佛教強調因果,死亡並非結束,而是另一段生命因緣的開始;其重點在於如何在當下培養正念和善行,以善業導向未來。

當提到「心靈關懷」的意義時,覺凡法師指出,人在身心健康、生活順利時,往往忽略「心」的照顧;然而當遭遇困境或疾病時,才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內在需求。此時,心靈關懷便成為重要的支持和撫慰的力量,幫助人們走出痛苦,重拾希望。也分享佛教在臨終關懷中的應用,包括臨終助念、誦經開示、心理支持等,強調尊重、慈悲與陪伴是核心。

隨後,St. Joseph天主教堂的George牧師從天主教角度分享心靈關懷的實踐。說明作為自己的職責與信仰生活,包括婚姻誓言、聖餐、洗禮等儀式。他強調愛、尊重與開放是跨宗教服務的基礎,無論對象是誰、信仰為何,只要以真誠之心服務,便是在實踐上帝的愛。他也指出,教會提供交通接送服務,並開放任何人士自由參與彌撒,展示基督宗教的包容與慈愛。

整場座談氣氛溫馨,討論深入。Community Living Mississauga的員工對於佛光山的多元課程與社區服務印象深刻,尤其對於佛教心靈關懷的理念和天主教在愛與服務的共同價值產生共鳴。與會者表示此次活動大大增進了其跨宗教理解能力,有助於未來為不同信仰背景的服務對象提供更周全與尊重的支持。體會到只要以尊重與慈悲為本,信仰便不再是隔閡,而是通往和諧社會的道路。
12345678910第1 / 226頁
追蹤我們